中国恢复高考是哪一年,中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中国恢复高考是哪一年,中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谁写的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东北女孩
经过多日找寻,上海高考三年来首篇满分作文作者已经找到。昨晚,记者来到该考生的高中学校——上大附中,满分作文作者就是该校高三(3)班的黄莎。 由于高考后黄莎已回黑龙江省佳木斯的老家,记者采访了黄莎的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卢松龄以及黄莎的数位同学好友。 考生父亲向学校报喜讯 6月18日,本报在头版率先刊登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并在 《升学周刊》博客 (blog.sina.com.cn/shsx)上寻找文章作者,随后被各大媒体转载。昨晚,记者在上大附中看到了黄莎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卢松龄。据他介绍,黄莎是学校最后一届全国班学生,来自黑龙江省。 高考结束后,黄莎就和来沪陪考的妈妈一起回老家了。 6月20日,远在黑龙江的黄莎及其家人通过网络看到这篇满分作文后,意外发现上海多年来难得出现的满分作文竟出自女儿之手。当天,黄莎的父亲先给班主任卢松龄打电话,告知这一喜讯: “这篇文章是女儿黄莎写的,全家人都很开心。” 和黄莎父亲通话结束后,卢老师又拨打了黄莎的手机,询问这篇文章是不是她写的,并向她表示祝贺。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卢老师将这一喜讯告诉了校领导。 据卢老师介绍,由于高考成绩还没公布,学校领导知道黄莎获得满分的喜讯后,采取严守秘密的办法,没有对外公布,只有部分学生知道这一喜讯。 学校希望保护好学生、老师,不让黄莎受到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承受额外压力。 好友:第一眼就感觉是她写的 “我第一眼看到这篇满分作文,就感觉是她写的!”黄莎的同桌好友——高三 (3)班团支书李梦珠笑着说,每次语文考试,黄莎的作文都要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中传阅。 “卢老师常说,黄莎是我们班作文写得最好的人。她的写作水平也是一般人难以赶超的,在语言和对文字的驾驭上,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这与她博览群书密不可分。” 不仅如此,初中时,黄莎就曾在佳木斯市拿过多项作文比赛奖项,甚至是全国大奖。 作文是典型的“黄莎式”结尾 “上海市唯一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是我们班黄莎同学写的!”几天前,上大附中高三学生肖燕收到班主任卢老师的短信后,吃了一惊。 随后,肖燕上网搜索这篇满分作文, “越看越像她的文笔和风格。”肖燕说,尤其是作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这是典型的 ‘黄莎式’结尾,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由于黄莎的习作经常在班级同学中传阅,不少同学至今感慨,黄莎的作文水平是难以超越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作文就是黄莎写的 《江南》,虽然她是北方人,可文字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仿佛一幅风景画。观察之细腻,感悟之深刻,文笔之流畅,底蕴之丰厚,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都自叹弗如!” 众多贺喜使她想“躲起来” 上海罕见的满分作文作者是上大附中高三 (3)班的黄莎,这一消息迅速在上大附中校园传开。“黄莎平时在学校人际关系非常好,也非常喜欢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高中阶段曾经担任学校广播部部长。由于她性格比较活跃,现在的高一、高二年级也有很多同学认识她。”卢老师介绍,这个消息在同学中传开后,全校学生都感到非常自豪,除了高三年级的学生打电话给她,高一高二年级也有很多相识的同学给她打电话贺喜。 “她现在基本不接手机了。”黄莎告诉卢老师,每天面对这么多同学的祝贺,她觉得非常开心,但内心又不觉多了一份压力,毕竟高考成绩还没有揭晓,最终结果还没有公布。现在,她不想受到太多的打扰,只想安静地休息。现在,只要听到手机响,她都觉得有点紧张,甚至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众人眼中的黄莎】 班主任:她为人正气成绩稳定 尽管黄莎是上大附中理科物理班的学生,三年前,黄莎考进上大附中后,就显现出她的学习兴趣:平时喜欢阅读,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因为喜欢文学、喜欢阅读,课间,黄莎喜欢与语文老师交流。 “和黄莎交流时,她留给人的印象是:人很正气,很有气质。”卢老师说,她语文功底非常厚实。由于黄莎是全国班学生,从高一到高三一直住校,学习成绩也比较稳定,如果考试发挥正常,她的水平可以排在全校理科班的前茅。从高一开始,黄莎就喜欢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尽管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但这并没有打击她喜欢文学、喜欢写作的兴趣和激情。 同学:她人缘好、爱讲冷笑话 认识黄莎的人,都爱与她开玩笑,戏称她“傻子”。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对黄莎有个一致的评价——除了爱笑,还有一个“标志性表情”,就是爱一个人发呆,总感觉她在想些什么。“或许她还沉浸在那些文字中,思考文字背后的故事。”小李说。 好友们都说,黄莎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人缘非常好,所有同学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有一个“法宝”,别人不开心时,她总能说出各种古灵精怪的“冷笑话”逗乐同学。“她只要一说笑话,准能把你逗乐,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了!” 小李回忆说,每次与黄莎聊天,她嘴里总能蹦出一些带有“冷幽默”的话。最经典的一次是,小李向黄莎诉苦,异常愤怒地讲了半天,可黄莎一点反应都没有,“你怎么听了半天都不吱一声啊?”“吱……”趴在桌上的黄莎终于乖乖抬起头,看了小李一眼,发出这么一声。一见好友可爱的表情,小李的怒气全消了。 【作文满分秘笈】 爱看书 “说她是书虫或书迷,一点都不为过,她还曾因为看书而没写完作业。”说到好友为何能写出满分作文,小李说,黄莎爱读书,读杂书。黄莎的藏书是“班级之最”,不仅寝室里的两层书架上放满了书,连衣橱里都塞满了书,除了学习,黄莎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读书上。 小李说,黄莎的藏书中以文学书居多,她爱看张爱玲的小说、看有关演讲与辩论方面的书,爱看电视上的访谈类节目,每期《读者》必买,最爱其中文字优美的散文。“碰上什么好书,她都要推荐给我看,曾特别推荐过一本张爱玲的《心经》。” 爱记录 看到令人感动的文字,黄莎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细心的她总要拿笔记下。作为学校广播部部长,眉清目秀的黄莎有一副磁性嗓音,而这些平时积累下的文字都成为她播音时的最好素材,反复阅读、默默感悟、陶醉其中。“我们不少同学都是黄莎的忠实粉丝,每次她播音,我们都会守候着,期待她带给我们优美精彩的文章。”小李说,黄莎的声音可不属于一般的甜美型,而是有一种特别的磁性,她饱含感情的朗读,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共鸣,正因为此,黄莎曾多次获得学校朗诵比赛大奖。 关注社会 上大附中位于宝山,城乡结合处,外来民工人员及其子女很多。平时,黄莎很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长期积累促使她写出高考满分作文。 【黄莎的志向】 不喜欢当作家,想做警察 “她很恋家,或许想离家近点吧。”据黄莎的同学透露,高考填报志愿时,黄莎报考的是哈工大和北京几所高校。尽管黄莎的文科学习也比较好,高中分班时,她选择了理科物理班。 课间和好友聊天时,黄莎曾经透露过:她不喜欢当作家,喜欢做一名警察。 【网友评论选摘】 先吸引我的是 “满分作文”这几个字,再一看这篇文章写得真的非常不错!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所有人的共鸣。共鸣,我想这在高考作文里很重要吧,能够引起共鸣的作文也必定会得很高的分。作者所写出的真实情感,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新浪网友 做学生难!做高三学生更难!作为一个生于长于大都市的学生来说,能有这样的情怀,你不感动吗? 一个整天忙于高考备考的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如此观察了解,并在有限而又有些压力的情况下,把它表达出来,难道你还不佩服吗?试想,我们要是在十七八岁参加高考,也写这样的作文,能想出这样的立意,能有这样的行文吗?向你敬礼! ——真美世界 高中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让作为大学生的我感到震撼!我们都不曾如此细腻地观察生活。不论是应试的老套还是八股文的繁杂,都值得我们称赞。 对这篇作文持批判态度的人们,请问你或者你的孩子为什么高考作文不得满分呢? ——瑶吖瑶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作为一名90后的高中生,将目光投及农民工子女,在表达悲悯的同时不缺尊重,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希望,立意敏锐直接却又能将主题表达得妥帖中肯而不流于偏激,尤其可喜。在时间十分有限的高考考场上,能紧扣主题,写出这样语句流畅、结构合理、立意鲜明的文章,很难得。 我更为这篇文章所流露出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爱心、善良和正直而感动!尤其这些感情来自于一个90后的高中生,这让我不得不为现今的青少年叫好。 ——盈盈脉脉 文章真实地说明作者对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有很深刻体会,在短时间写出这样文章实属不易,用语简练,且有深度,将当下“三农”问题很好地展现出来,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如何从体制上保障农民权益,这都是新时期政府执政的关键!顶! ——wangdong12315 记者 李征 寻找满分作文作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海升学》博客(blog.sina.com.cn/shsx)上刊登“寻人启事”之后,迟迟没有等到报料电话。 作者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是上海人吗?他或她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感同身受的文章?作者是不是参加过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调查……几天来,每天都有多位读者拨通本报教育热线,询问跟踪进程,提出上述疑问。 一名读者甚至说,她认定作者是个女孩,而且老家在外地农村!这一切疑问和猜测终于在昨天揭晓。 曙光出现在博客的一条留言中,一名网友留下了一句话:“作者就是我们学校的黄莎!” 黄莎是谁?记者尝试搜索“上海 高中 黄莎”这几个关键词,一个含有 “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名单公示”的网页跳入记者眼帘,“上大附中 黄莎”赫然在列。是她吗?下面的工作就很简单了,上大附中老师随后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然而接下来的采访并不顺利,黄莎是全国生,在高考后就回到了黑龙江老家,虽然记者多方查找之后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但她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黄莎的好友说,几天来自己也一直联系不上黄莎,估计是这几天恭喜的电话太多,黄莎感受到精神压力,拒听所有来电。 本版刊发的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她的同学旁敲侧击采访来的。“揭秘”满分作文作者,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为了告诉读者:写这篇关注身边弱势群体作文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名非常普通的 “90后”中学生,打动我们的不是她的优美词句,而是她的特殊视角和同情心。 【相关链接】 农民工子女话题为何进作文 记者 杨玉红 近年来,从中央到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平等的义务教育。作为200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将于年内完成60所农民工子女小学办学设施的改造,并将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这批农民工子女学校转为民办小学后,在其中就读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免交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并由政府向其实施基本成本补贴。 2008年,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将提高到60%,到2010年,适龄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进入全日制公办初中就读。公办学校招收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同样注册学籍,享受拨付公用经费,不交借读费、免除学杂费,在评优奖励、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团队组织等方面与本市学生待遇相同。 作者黄莎选择农民工子弟话题作为高考写作题材,既是她本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更是小作者平时关心时政和国家大事的体现,否则字里行间难以流露出如此真情。 作为 《“80后”学生自编民工教育手册》一书的编写者—上海财大附属中学高三毕业生沈轶雯介绍,虽然此次高考作文自己写的是地震,但得知这篇有关农民工子女题材的作文获得满分,她打心眼里为作者感到高兴。她感慨地说道:“尽管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还是希望唤起社会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尊重的社会氛围,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切实的帮助。” 看过满文作文后,上海财大附属中学学生乐苑也颇有感触,她曾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过专门调查,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尤其引起这群高中生的关注,虽然条件艰苦,可孩子渴望学习的精神感染了这群上海学生。
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进清华的神童何碧玉,后来为何招致非议
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上清华神童何碧玉。为什么他后来招致批评?
高考,我们青春里一个美丽又恐惧的词。现在,它承载着一群人的热血和梦想,它见证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的拼搏;现在,十二年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它总是摧毁我们情感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普通人,我们大多数人都要经历高考。就像独木桥,后面是千军万马。大家都想冲过去,其中落水的人很多,自然也不乏成功通过的人。但无论谁回头看,都是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是造物主有大智慧。他创造了一大批平庸之辈和少数天才。20年前的河南状元何碧玉,是创作者的完美之作之一。
当我们为高考独木桥而战的时候,这个14岁的女孩已经高考了,以750的高分考上了清华。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让人吃惊。
198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华北石油地质局所在地,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新乡石油小学。1996年,何碧玉才上小学五年级。然而,10岁的她就已经进入河南省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3354新乡一中初级班,成绩优异。
在那里,何碧玉和一群同样才华横溢的少年用了四年时间,学习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当我们还在皮绳跳的年纪时,何碧玉就已经和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何碧玉参加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75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河南省理科状元。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一时间,何碧玉成为河南高考史上的神话,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孔融四岁而让梨,项橐七岁当孔子老师;甘洛十二岁为丞相,曹冲六岁将为大象;老子十岁先知,李贺七岁能背诗。
就像何碧玉一样,从小就才华横溢,是众人眼中闪耀的明星,魅力无穷,成为世人羡慕和追求的对象。你可以说上帝是偏的,但普通人从出生起就和他们分开了。
2000年,何碧玉成为清华正式学生。在清华大学的四年里,何碧玉并不自大,她依然努力学习。在清华的图书馆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那就是何碧玉。
图书馆是何碧玉最常去的地方。虽然她比很多人都优秀,但她从不浪费时间,每天都让自己充满知识。但是不要以为何碧玉是这样的书呆子。她不仅爱读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了很多爱好。
虽然她很年轻,但在大学里她变得越来越独立。她不是盲目学习的学霸,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学霸。
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老话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外面的是未知的,里面的是已知的。知道的越多,你的圈子就越大,圈子的周长就越大。所以,你接触未知的空间越大,你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事实就是如此。越是优秀的人,越能看出自己的无知。他们的眼睛经常用来看自己,所以他们会有不断的求知欲。大多数平庸的人的眼睛都是用来看别人的。普通人总会看看别人有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对别人苛刻,对自己却很懒。他们往往一辈子对事物知之甚少,却自以为很充实。
何碧玉是一个审视自己的人。她在傅盛的认知三部曲中提到的第三和第四认知境界: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们大多数人站在一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很快,四年本科顺利结束。那时候,何碧玉才18岁。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她去了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学习。2009年,24岁的何碧玉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然而,这个年轻的医生并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开辟自己的道路,探索以前没有去过的领域。后来,她成功加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何碧玉出国后一直在美国发展。面对媒体关于她为什么不回国的问题,她表示已经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和自己的研究项目,所以会继续选择留在美国。2016年,何碧玉加入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担任助理教授。
但是何碧玉曾经说过要回国。曾经被无数学子顶礼膜拜的河南神考官,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网络上有大量声音指责她,说国家培养了十二年,最后却去造福外国人民,指责她不爱国。但也有人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共享,科研的福利被用来造福全人类。
但正因如此,有人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对于何碧玉留在美国,很多网友认为她只是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忘记了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事实是,何碧玉从未改变过国籍,她今天依然是中国人。
曾经轰动一时的高考传奇,我们总是对她充满希望。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有光的人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一个传说在我们眼中不遵循一个轨迹,我们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但我们都不是何碧玉。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她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她选择在美国还是中国发展是她个人的权利,外人无权批评。
就爱国主义而言,观点总是不同的。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总是异常强烈,也许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历史书上记载的屈辱。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曾经因为弱小而被严重打压。
所以我们强烈希望中国能够强大。
一点,再强一点!所以我们谈起钱学森总是满脸的敬仰,因为一个排除万难坚定地要回来建设祖国的人,一定是一个英雄。所以我们害怕人才流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对陈碧玉不满。
但,欲想强国,必先自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是国家也不能禁锢陈碧玉的灵魂与思想,我们无需对她道德绑架,就像上面说的,把眼光放到自己的身上来。
既然如此愤怒,不如早些把其转化为动力。也许像何碧玉这样的天才很少,但创造奇迹的平凡人却不在少数,真的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行动比什么都更能够证明。
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由强大的人民所组成,只有我们自己强大起来,祖国才会强大!梁启超说过的少年强则国强,相信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
所以当我们把指责的手指向何碧玉时,扪心自问自己对强国又做出了什么贡献?话不在讽,意在反思。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人和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这样就足够了。
高考满分750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后来怎么样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短短28个字,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科举重榜时的兴奋。由于考试前的压力和重榜后的释放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这方面的诗歌有不少。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都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现在虽然没有了科举制度,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一直在延续高考制度,而关于高考的名言也有不少,比如“挑灯夜战,拂晓惊叹群雄逐鹿。伏案苦读,六月笑看我主沉浮。”
万千学子经过无烟的厮杀经历最为紧张的几天高考之后,接着就是等待分数的公布。待分数公布之日,便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而最为热议的当然是每年的高考状元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两位最为有名的高考状元,他们分别是考了750分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的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先来看看750分的何碧玉,她生于1985年,出生地是河南新乡。90年代,中国各个城市成立了不少少年班,10岁半的何碧玉就以优异的表现被选入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
在这个少年班里,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而她的进度更是快,仅仅用4年的功夫就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共7年的课程,她14岁就参加了高考,取得了75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河南高考理工科“状元”,很多人知道了以后直接惊叹这简直犹如文曲星下凡。
何碧玉从小就对数理化、生物等科目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自学相关书籍,后来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学校她发奋图强,博览群书,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骄傲,通过努力她多次获得权威奖项.
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工作,而是选择去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经过几年刻苦钻研,五年之后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留在了美国,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独立研究员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后来又被聘为美国聘为纽约大学神经学系助理教授,为纽约大学的神经学研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现今35岁的何碧玉接受采访时,坦然回答,会继续留在美国,因为那里的环境更适,合做研究,对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名状元考取了749分,是来自山东省烟台的王端鹏。很多人提起状元第一反应可能认为会是书呆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介绍,王端鹏不仅不是“书呆子”,更不是“死读书”。
他班级工作非常热心,不仅喜欢运动,经常打篮球、羽毛球,还是学校各类辩论赛的骨干;他喜欢钻研问题,遇到难题时会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课余时间喜欢看各类书籍涉猎广泛,在中学期间他获得过奥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还可以给高考加分。
他说多看课外书会开阔思路,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从而遇到问题的时候迎刃而解。可见王端鹏这种一路开挂的求学路,与他的努力和方法是有很大关系的。据悉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助推他成为状元的一个因素。
王端鹏也是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校期间他经常泡在实验室,一做实验就是一整天,在学校也经常拿到奖学金。除了刻苦攻读专业科目,他还重视社会交际,参加了不少社团,可谓是一位全才。
毕业后的王端鹏现在中科院担任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按照行业的薪水规则,这样的岗位年薪,差不多在30万元左右,如果有科研课题的话,每年拿到100万也不成问题。
一向低调的王端鹏过着平淡的日子,却做着不平凡的研究,他不希望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只希望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默默做出贡献。
上面提到的这两位状元,如今的工作和生活还不错,有幸福的家庭,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绝非易事,所以很多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很多年轻学子也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将来在拼打.
自高考恢复的几十年间,已经诞生了很多的高考状元,但纵观全国的高考状元,有的混的风生水起,有的却压力重重没有什么建树,有的甚至过的还不如普通人.
比如2008年高考状元蒋国兵在多伦多自杀,此事曾轰动一时,也有的状元出国后只是在普通的化工厂打工,生活并不如意。那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人通过排名来看是否成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降了甚至会严厉惩罚孩子,用这样的因素来判断孩子是否优秀有没有意义呢?记得钟南山院士说过,千万别要求孩子样样都考100分,更别强求他们上清华北大等名校.
假如孩子只是考上一般的大学,但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就是成功的,如果孩子上了清华北大,却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也是失败的。他劝大家不要迷信成绩,创造力才是最宝贵的素质。
很多教育学家建议,虽然上大学、上好的大学确实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家长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质和爱好来引导孩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有专家分析,有的人学历很高也非常优秀,但面对生活的压力,特别是在家庭或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懂得调整自我,轻者会情绪低落重的则会自杀,后果非常严重。
笔者认为,家长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压力时,如何来解压,如何在纷杂的社会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教育的初衷,这样的人生或许才更有意义。看到这里的你们是怎么觉得呢?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何碧玉高考750分考上清华大学,一时,她也名声大噪,被视为学习的榜样,2004年何碧玉在清华大学生物系顺利毕业,同年她便赴美留学,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于2009年,何碧玉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何碧玉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就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随之也选择在国外扎根发展,对于这样的决定,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因此人们对她这种做法的争议不断。
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前往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后面又进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担任一名助理教授。
中国恢复高考是哪一年,中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恢复高考是哪一年,中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的相关内容。
中国
恢复高考
是哪一年:1977年9月
1977年,由于
文化大革命
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
中国教育部
在北京召开
全国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专科路标网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
上山下乡
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拓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
)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
同等学力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电大和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上海、浙江二省市2014年开始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开始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5年1月1日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2018年3月21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2018年3月27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夏季高考将自2020年起取消文理分科,高中生可自主选择3门等级考试科目。
以上就是中国恢复高考是哪一年,中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专科路标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
www.szhektw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