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 19:40:23 | 专科路标网
当前职场在招聘市场上,一直存在“ 第一学历 歧视”现象。单位越好,这种“歧视”现象就越严重。在一些知名外企、高薪民企、央企、优质国企和高层次的公务事业单位,招聘门槛越来越高了,起步价都是“研究生”了。有些薪酬福利好的央企总部和科研单位,求职的“敲门砖”已经是“博士生”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重视求职者的第一学历(本科)和本科所学专业呢?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优质单位高度重视第一学历和 本科专业 。
我们公司由于薪握兄酬待遇比较高,每年招聘计划与报名人数比都高达1:300,基本都是研究生起步。优秀人才如过江之鲫,严重供大于求,面试官的胃口被吊得很高。所以,为了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我们不得不在网申环节就启动了“雹指网格筛”机制,主要分为三个筛选程序:
第一道程序:985的研究生学历,研究生专业与招聘岗位专业对口且是 国家重点学科 。我们内部,这是招聘的入门条件,即:最高学历是应届研究生毕业。
第二道程序:第一学历必须是985、211的重点本科,本科专业必须是国家重点学科,且与招聘岗位专业对口。专业对口审查非常严格,按照国家重点学科的名字进行核对,比如说,你的专业是 化学工程 ,而不是化学工艺,差一个字都不行。
第三道程序:研究生的学校要与本科生的学校都是985、211的,博士、硕士所学专业与本科专业一致的或高度相关的。
如果前三道程序过关,在面试环节,如果几位候选人条件一样,表现一样,面试官可能还要问你的高中学校,如果是全国、全省知名高中就更好了。这样的学生,内部叫作“血统纯正、 根正苗红 ”。有人可能会喷,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为什么不给那些普通院校的学生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实话实说,优秀毕业生排队排满了操场,面试官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精力和成本,去给大专生、普校生证明的机会呢?难道从成千上百优秀毕业生筛选出来的苗子比那些大专生差吗?从高中到硕士一贯优秀的学生能力强的概率大,还是那些普通院校学生能力强的概率大?这不是“道义”题,这是概率题、数学题、选择题。单位花钱招人,人家有权优中选优,因为这是选择题。
【二】在大公司内部,对第一学历也是高度重视的。
就拿我们集团公司来说吧:每隔两三年就要核段肆袭查一遍所有员工的档案,重点核查“三龄两历”(即:年龄、 工龄 、党龄、学历、经历)。其中,对学历核查更加严格,因为很多干部的研究生、博士学历都是在职取得的,有名无实,如果没有全日制考出来的,一般只算学位,不算学历。在干部选拔和人才使用上,注重第一学历(本科、大专、中专)的“含金量”,特别关注第一学历是重点本科的“含金量”。提拔干部,原则上不再提拔第一学历不是重点本科的员工了。
为什么呢?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尤其是那些特大型的央企、国企单位,人才队伍老化严重,本科学历的员工占比非常低,尤其是在中层管理人员队伍中,依然以六七十年代的中专生和大专生为主体,重点本科毕业的占比不到20%。那么,从长远的队伍建设战略看,必须从源头抓起,即:从第一学历是本科的员工抓起,进门的都必须是本科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干部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
因为这些低学历的干部已经在较高职位上了,他们利用便利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都获取了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学位,个别同志还获取了博士学位,甚至获取了“进站”博士后,但是,明眼人都清楚,这些硕士、博士学位的“水分”有多大!所以,大公司内部,重点审查第一学历,甚至只认本科学历和本科专业,其余的学位和专业都只是参考而已。
【三】大公司走专业化、高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专业知识体系和理论功底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是什么时代?知识时代、 信息时代 、科技时代、智能时代、星际时代。与二十年前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大公司尤其是传统领域的大公司,依靠传统模式就能过得很好,现在呢?如果不转型升级,不走科技化、信息化的路子,随时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我们都知道,有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型企业,突然在一夜之间“呼隆隆”就坍塌了。
从微观层面来看,以前的企业靠经验就可以成长,所以,对能力和经验的依赖是比较强的,也是可行的。现在的时代,科技迭代越来越快,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过去的经验,可能会成为障碍。现在的科技创新,已经到了攻坚啃硬的阶段,好解决的技术瓶颈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都是 卡脖子 的技术,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如何能攻克这些难题呢?
比如,我们集团公司以前的日子很好过,现在呢,举步维艰,必须走转型升级的道路。能源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信息化转型升级,金融体系转型升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普通人才的需求。什么意思?通用人才,在局部地区(如:大城市的大公司)已经供大于求,但是,高精尖的人才依然缺乏。
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要靠更厉害的高精尖人才来攻克,所以,大公司从源头上招聘那些本科是985毕业、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也是985名校、专业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的毕业生,并没有什么问题。作为资深HR,实话实说,解决技术难题,对知识体系和理论功底,还有智商水平是有要求的。如果你的知识不先进、理论不深厚、智商不超群,你能突破技术的 天花板 吗?
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你学习外语,学了三十年,还是哑巴外语,因为你突破不了你的语言“天花板”。攻克复杂的、疑难的、顶尖的技术难题,不依靠前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超群的智商,能随随便便的突破吗?
综上,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这些金句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理性的职场人,我们一定要寻求大 概率事件 ,重点本科学的是国家级 学科专业 、研究生学的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和理论功底都比较扎实,能够满足大公司解决更复杂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也不否认,实践出真知,实战出业绩,普通院校、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当然可以在广阔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出比名校生更大的业绩,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各得其所。
大学选择的专业真的影响一生吗?
说实话,真的没那么绝对,但是大学选择的专业对以后的人生影响还是不小的。
即便是我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但我也知道,专业的选择很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的大学发展、工作选择以及人生模式。
总的来说,专业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有但不限于以下三点:
1.1 专业决定了你在大学接触的知识面 专科路标网
每个专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大学里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的内容也是有差别的,一旦你发现所学内容和你的想象有所不同,就会比较被动。
所以大家选择专业之前,一定要先对专业课程设置有所了解。
1.2 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你将来的职业
虽然这个说法并不绝对,但是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考虑的还是专业对口的行业和岗位。
1.3 专业决定考研方向
如果你还有考研的打算,本科专业的选择这个时候也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在一开始就确定未来的考研方向,能给你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的目标是以后进入赚钱的行业,那这个专业的「钱景」,就是你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主要集中在这些理工科专业。
可以看到,毕业半年后,薪资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基本离不开信息技术、电子科学,月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中就业幸福感,下面的数据可以为你提供参考。
从《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数据来看,虽然文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工资没有理工科专业高,但就业满意度却并不比它们差。
比如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都进入了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职业满意度排行榜前10名。
大家一定要注意,所谓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每年都在变。
回顾过去5-10年,热门专业/行业已经从国际贸易、金融、生物工程,逐渐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社交、游戏等。10年前的行业风口是金融,现在早已跑步进入了互联网。
那么大学四年之后呢?现在的热门专业、热门行业,会不会读出来就不好找工作了呢?
所以,选择专业时盲目地跟着所谓的热门专业走,并非就是对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并且能够跟上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往往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 到底是选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的相关内容。
随着最近的高考结束了,许多考生已经开始寻求自己所向往的学校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志愿填报 到底是选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1、在你成绩比较好,有资格选择更好的学校的前提下,当然学校优先;这里的学校,更多是指双一流,或者985/211。
2、但对于多数人,当你的分数只能选择一个普通高校,甚至是一个高职高专时,当然是专业优先。
一、我先谈一下不必执拗于专业的三个理由
就学校和专业做绝对比较时,学校优先,专业是不必坚持坚守的。
1、首先,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不必过于纠结和坚持学什么专业。
我们填报志愿时,最纠结的就是专业,原因就是我们希望选对一个专业,找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换句话说,选对一个职业,未来更好就业,希望未来发展更平顺。
但是,学什么就干什么吗?或者说干什么就必须学什么吗?显然不是。对于大多数年长的人来说,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
淘宝的xx是学英语的,京东的xx是学社会学的,YY的老板xx是学哲学的,百度的xx是北大图书馆系毕业,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的文科生。1979年上了北大中文系的xx,最后出名是因为卖猪肉,一年收入超过8个亿。
所谓专业对口的理念或者说法对于当今的社会越来越不现实,甚至越来越荒唐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代发展的原因,比如发展节奏的加快,学科的交叉融合等等,也有教育本身的滞后性,想完全跟上行业的节奏是困难的。因此目前很多大学更强调通识教育,更强调淡化专业教育的原因就在于此,核心是培养一种能力“how to learn”,即学习能力。
2、第二,你确定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或者行业?你确定你的兴趣靠谱吗?
我们执着,甚至执拗于某个专业,往往是因为爱好和兴趣。但遗憾的是,这种判断往往是基于光环效应,并不真正了解。很多人一旦真正接触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专业,往往会后悔,其原因就是原来对于行业与专业的了解过于表面,只看到了辉煌的一面,没有看到背后艰难或者糟糕的另外一面,不好的一面。也因此,专业劝退成了一个主流,学什么专业的,往往不建议你不学什么,其中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熟悉了解了,看到了更多的不好。
因此,我经常给很多家长建议,当孩子动辄说自己兴趣、爱好时,如果有条件最好让孩子实习一段时间,大概率,很多孩子打死都不想从事这个行业了。
还有,对于18岁甚至更年轻的中学生,变是正常的,不变才是不正常的,兴趣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根本不能笃定一定喜欢某个专业。
大家可以回忆自己10年前喜欢什么,5年前喜欢什么,3年前喜欢什么?现在又喜欢什么?很多专家爱强调兴趣,爱好,并喜欢强调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一点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宜走极端。在一定程度上讲,兴趣是不靠谱的,不仅会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变化,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孩子,兴趣爱好只是逃避的借口。很多时候,兴趣也往往是不理性的,孩子喜欢玩优秀,我们能尊重吗?
3,谁能保证未来哪个专业就业更好?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会花红百日的,长久不衰的。
我们很多时候纠结于专业,往往是基于人生的规划,对于很多家长,希望选择一门可以走上安稳人生的专业。
对于家长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坦率地讲,这种预测不仅是不可靠的,更主要的是,可以花红百日的专业或行业根本不存在。
十余年前,“智慧地球”的概念风靡一时,于是各高校纷纷设立了物联网专业,最高峰时,一年就有300多所高校设立物联网专业,其中就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是一所优秀的老牌学校,原隶属电子部,后下放给浙江。但开设数年后,杭州电子级科技大学在2018年率先放弃了这一专业的招生,原因是就业不好。短短几年都难以预测,更何况在人生更长的周期里预测和算计。这两年,很多所谓热门专业,往往很快就成为教育部警示的就业难专业,数不胜数。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波动周期,所谓30年活东,30年活西。90年代初,能源行业萧条,大家纷纷逃离石化行业,逃离中石油,中石化,但是10年后,石化行业如日中天,中石油中石化满血复活,近年石化行业则再次陷入短期的萧条。
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国际贸易热潮涌起,对外经贸大学曾经一度收割了全国文科一半的状元,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但现在又有几个人知道对外经贸大学曾如此辉煌?前些年,中央财经大学等财经院校则如日中天,录取分数远超很多985高校,原因是金融业的勃起。但2019年起,金融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于是各财经院校录取分数线大跌。
短则10年,长则20年,很多行业必有颠覆性变化。比如辉煌了20年的互联网大厂开始走下神坛。去年上海一位40多岁失业在家的外企高管向上海市领导求助。90年代,外企是大家第一选择,国企则是逃离的对象,但现在,这一关系早已完全颠倒,颠覆。90年代初,因为对教师职业的“鄙视”,首都师范大学面临无法完成招生的尴尬,但时至今日,师范院校因为教师是典型体制内工作,大受欢迎,分数线普涨。
一个人能否成功,能否安稳,能否有成就,其实并不在于今天选择的专业,而是你是否足够努力,做到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保持了持久的领先,否则,即便你有幸赶上了一个潮流,也难免被淘汰。互联网大厂中“35”岁尴尬就是一例,试想,如果你非常优秀和努力,怎么可能在工作十余年后还是一个基层的老程序员?
二、为什么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因为现实中的招聘门槛是残酷的
1、毕业学校往往成为一个招聘中的硬门槛,如果不是毕业于某些学校,我们往往连进场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目前全国有2700所高校,本专科招生总量达到了1000万以上,研究生也已经逼近120万。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也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同时,因为高考考试内容的模式化,甚至固化,志愿填报上搞平行志愿,即分数最大化,高考想发挥失常,志愿填报不当导致高分跌落,成了小概率事件,这和8/90年代完全不同的。
于是大学也严重分层,进一步推高了对出身的重视。看出身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潜规则”,成为用人单位初筛的一个重要尺子,甚至成为一个门槛。
虽然在招聘中看出身是违规的,是错误的,但现实中大行其道。在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中,不是985高校毕业,简历都投不进去。而一些用人单位,甚至追溯本科出身。去年上海交大一个博士就因为本科出身于双非学校被弃用,曾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各省省级定向选调生,无一不严格限定了毕业学校出身,基本都是985与个别录取分数超过985的高校。前两年,一个要求最严的省份,选调生毕业学校限定在10所高校,清一色头部985高校,东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地区著名985高校竟然也无一入选。
注意,在这类招聘资格限定中,往往限定的是学校,而不是专业。专业表述上,往往是XX专业或相关专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某个档次学校的身份,在一些激励的竞争中,连进场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就是学校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研究生可以考入任何一个学校,但本科却是一辈子也无法改变的,面对一个还要追溯你本科出身的用人单位,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
2、一个好的高校,给你的是一个更大的学习发展的平台与空间,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著名的高校,往往能给你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发展机会,比如辅修第二专业,比如中外交流的机会,以及文化熏陶,周边同学老师的影响,就不一一解释了。
3、因为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关系,本科教育阶段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再塑期,会给我们深远的影响。本科学校往往给我们留下深深的烙印,这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很难达到的效果。
4、但想特别提醒,需要坚守的学校门槛并不多,主要是指双一流,985,211等,而不是一本二本,这不是出于歧视,而是无奈的现实。
学校优先,但注意,这里谈的优先是指用人单位普遍重视的门槛学校,比如985,比如211,比如双一流,而不是一本二本。一本,二本这种分类,误导性极大,也不是本文所谈的学校第一的核心。
一本二本只是一个传统高考录取程序中的顺序层次,只是一个大概的质量判断,并非高校明确的质量层次的区别,在现实中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因为中学普遍以此考核学校与教师的质量,导致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但误导性极强。
比如北京大学的护理专业曾在北京二本招生,我们能说北大是二本学校吗?很多地方高校,一些专业在第一批招生,一些专业则在第二批招生;一些学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在其他省市则可能是二本招生,我们又如何判定这所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
在不同省市,一本二本的名单是不同的 ,全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我们很少看到用人单位用一本二本作为招聘的门槛,强调只招一本以上学校,因为根本无法定义什么是一本学校。任何省市,能精确的只有第一批招生的学生和专业。
新高考实施后,在录取上彻底取消了第一与第二批次,一本二本彻底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不复存在。
三、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专业优先,因为你想坚持的学校反而意义不大了,专业的现实意义更大一些
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根本没有可能选择一个双一流高校,或者是985,211,只能选择一个普通高校,甚至是高职高专,那么毫无疑问,对这类同学来说,专业第一,专业优先。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因为用人单位普遍设立的出身门槛是双一流与985,211,那么其他高校本质上就没有区别了。这时,专业的价值就突出出来了,专业优先,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同学。一个专业技能突出,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于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显然更为重要,至少是在刚刚进入社会时。
同时,对于这部分同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大多数人学习能力上的欠缺,跨专业学习的能力是不足够的,索性就专注某一个专业领域,吃透。
四、学校优先并非绝对的,也有例外,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确定具体思路
虽然我上面讲了两个原则和建议,但并非适用所有人,下面就有两种例外。
1、对于个别想得很清楚明白,甚至笃定,执念于某些专业的同学,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定地支持坚守某些专业,那怕未来你还会变。比如前两年高考时,上海的一位同学,坚定地放弃了北大、清华(专业不理想),选择去了哈工大读航天。我们应该给与这种孩子无条件的支持。理论上,航天最好的是哈工大,至少在过去的年代,现在孩子一般不知道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地位。这个孩子显然是深思熟虑,并和大人商量后的结果。
2、最后,我还是想提醒,谈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地域,即到哪里上学的问题。在哪里上学往往比学校和专业更为重要。
地域不仅给我们开阔了视野,更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获得这个机会的过程更公平公正,这是一些过度依赖人情的地区难以比拟的。
研究表明,因为实习找工作便利,大学所在地往往是多数学生的就业流入地,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因此,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往往有必要舍弃某些专业,或者舍弃更高层次的学校,选择一个更有发展机会的城市读书。
五、复述
1、从宏观角度,也就是我们找工作或者和人沟通,会是大学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呢?一般而言,应聘单位会先看你是在什么大学,其次才是什么专业。和人初次沟通,也很少会问到专业细节,更多的是说我是XX大学毕业,是XX大学的毕业生。也因此,会有各种的校友群,校友联谊,很少看到xx专业联谊。
2、从微观角度,也就是你要具体从事的工作来分析。即使是专业要求高的领域,大学也是考量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你能进入这类知名的大学,说明你的智商不错,学习能力强,有这些背书,可以引申出学习其他东西也不会困难。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要求985,211毕业的学生。
3、至于有的人回答的,专业重要,因为影响就业。其实,很多工作并不会在招聘里写明你必须是什么专业才能投递,虽然你不是这个专业,但我相信名校就读的你若要投递一个非本专业的岗位,一定会通过选修、辅修、第二学位,参加相关竞赛等来证明你具备相关知识。而不是专业成绩一个途径来证明。相反,若是一般大学毕业,即使你拿其他东西来证明你的成绩,也会因为学校一般而受到各种质疑。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以第一志愿为主,报考学校要有梯度,比如超一本线100分能上的,超一本线50分能上的,够一本线就能上的(要参考近3年的录取线,就低不就高);报考专业也要有梯度,该校的名专业、一般专业都要报,一般要同意调剂。除非你特想学某专业,那就降低要求,冲某校的名专业,十拿九稳,非此专业不报。如640分,报北大的通信工程没有把握,又特别想学此专业,就报北京邮电大学的名专业通信工程。另外,报志愿也不能不冒一点风险,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为大家带来的为什么大公司招聘时都比较重视本科学历而不在乎研究生、博士学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www.szhektwx.com去美国申请博士是看研究生成绩还是本科成绩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有的学校可以由本科(学士)阶段直接申请,也有的学校要求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还有的学校要求查看申请人之前所有的学习经历证明。学位的意义。在国外,硕士学位通常是作为医生的准备和过渡而设立的。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往往不长,主要是为了准备博士研究生课程。因此,许多只读硕士学位的人往往是非本地人。因此,美国设立了许多这
我想考中戏请问是先高考还是先面试?如果先高考那要耍几个月才能面试啊?本章节详细介绍一下艺术考试的流程,使大家在手续问题上不再产生疑惑。1.作为高中生的你,产生了报考艺术院校的念头。2.在高三开始时(有些地区甚至更早)学校组织了高考报名,之所以这么早就进行高考报名,一个原因其实是当地招生办提前将报名费集中起来存入银行,就可以坐吃这笔巨款一整年的利息。但这样就产生了艺术考生的身份问题,很
为什么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还不发放呢?2023年考研通知书发放了吗介绍如下:部分学校已经发放。2023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为6月份左右,各院校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有所差异,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前一定保证手机畅通,地址正确。研究生(Postgraduate)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怎样考军校的博士生啊?经所在院校训练部门批准,并出具经批准的报考推荐审批表原件和学员证复印件审核。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以陆军工程大学为例,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军人研究生要求经所在院校训练部门批准,并出具经批准的报考推荐审批表原件和学员证复印件,供校审核;根
重庆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1年重庆大学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25。重庆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会根据每年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等因素发生变动,因此无法直接给出明确的分数线,不过可以提供一些录取分数线相关的信息。通常,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数线分为国家线和院校线,国家线由教育部根据全国考生情况划定,院校线则由各高校根据自身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划定。
分数只能上三本跟大专,选哪一个更好?如果分数只能够上三本和大专,我认为选择一个三本应该更好一点。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了,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很多民办院校也兴盛了起来,这些院校都被人简称为三本。三本和大专到底应该如何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我觉得要从学历上进行考虑。三本其实就是本科,人们通俗将的一本、二本、三本,这些
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民航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邢台学院沧州师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一本二本区别动医的一本学的是畜牧方面,二本小动医主要是从事宠物及小动物方向其实一本二本没有多少差别,有的只是分数线和几门课程的区别。想学好自己感兴趣的,大学里有充足的时间够你学习;我们作为川农出来的人有的只是羡慕:想多学点,可早已没时间我是国内二本大学的兽医方向研究生在读一年级,有可能去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读博吗?会不会不认可硕士学历我可以谈谈美国的情况,当然具
2024-06-21 15:15:31
2024-07-14 09:51:17
2024-06-27 19:38:45
2024-06-27 10:17:00
2024-06-26 10:25:46
2024-07-29 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