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路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刚高考完,成绩不理想,怎么过自己着个坎......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刚高考完,成绩不理想,怎么过自己着个坎......
这位同学你好!首先,我想说下我的情况,我毕业已经有5年了,我现在过的很好。在高考的那些时光里,我也是很郁闷,2000年的第一次高考,我以492分的成绩填报了志愿,我当时的心很糟糕,我全部填报了江苏的学校,一个本地的学校也没有填报(我是安徽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也没有录取,第二年我复读了,结果我只考了412分,最后只好填报了安徽省内的一所大学的专科院校。当时那个心啊真是凉透了,我也懊恼过,恨过自己,但是我还是和别人一样带上了行李,踏上了去专科学校的路。
刚进大学感觉什么都比别人低一等,总是感觉很难过,有一次辅导员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深深的感动了我们这些专科生:你们不是来拼学历的,你们的目的是在这里锻炼自己,学到你自己认为应该学的东西,如果一直认为自己的学校比别人差,自己的专业没别人好,你以后毕业的余生里,你会没有任何出息,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拓展,你只能看着别人进步,与其碌碌无为的活着。不如做好自己,做好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甩掉思想包袱,有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在犹豫着郁闷着,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他们碌碌无为着自己的人生,结果他们还不如专科毕业的学生,一些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只要找准方向,人生一样精彩,蜜蜂不是吃着甜甜的蜜才能产出蜜的,白天鹅出生的时候也不是漂亮的让人吃惊,后天的锻炼和培养才是最终的目标。我想知道你们高考后都在做些什么,不要总活在失败的记忆里:古时候有一个人买了一口锅背在身上,结果走到半路,他的锅掉下来摔碎了,他头也不回的走了,路上的人问他:你的锅掉地上摔坏了,你怎么不看看。那个人头也不回的回答了这样一个答案:既然已经摔坏了,再去看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向前走,再去买口新锅。故事很简单,但是却说明一个道理:不要为失败的事情而浪费自己的时间,人生就这么短暂,你需要去开解他,理解他的真谛。高考结束了,放松一下自己,毕竟自己努力了,与其郁闷着,不如彻底的疯狂一下,扔掉所有的书本,和所有认识的同学一起去疯狂的玩,无所谓的玩,因为,你已经解放,下一个目标就是你要上大学了,不管它是不是名牌。
这位同学,大学生活是很丰富的,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不管是名牌还是普通,总有让你大学毕业后感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人活着真好,因为你又有一些新的朋友,新的事情值得你毕业后回忆,好好的过好每一天,机会并不是都给一些有辉煌历史的人,只要你努力了,你应该微笑着去想:我还有多少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做。
高考完的最长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
那一年我参加高考结束后,迎来了特别长的一个暑假,前头十多天在等考试成绩,心里面一直忐忑不安,有些魂不守舍,感觉这十多天好漫长,每天去扯扯猪草,砍砍柴,跟丢了魂似的。
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我们那年头是要到学校去看的,我骑了一个单车来到学校,见到了久违的班主任,班主任兴冲冲的告诉我考上了,我当时特别开心,我竟然考上了本科(因为那是93年,考上大学不容易)。
回到家里,我把考试成绩告诉了父母,至今还记得父亲开心的样子,毕竟我家两兄弟都考上了大学(我哥是85年上的大学),那个时候在村里是一个荣耀。
考上大学是件那么让人开心的事情,但发愁的事情也来了,因为家里很穷,父母年龄又大,家里开始着急我的学费,父母亲把多年未做的副业翻出来,开始做伞骨子,那个年代农村赚点钱真不容易,整个暑假我基本上都在家里帮忙打下手,村里面的邻居、亲戚都来道喜,村上还送了我们家三部电影,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那个暑假我干了很多的农活,最难忘的是收水稻,我们那边叫双抢,收完水稻后接着插秧,手都磨起了很多老茧,但那个时候不懂得叫苦,或许潜意识认为农村的孩子本来就该如此吧。
整个暑假我没有出去玩一天,也没有参加同学聚会之类的,期间拜访了一下亲戚和老师,临开学的时候路费、学费终于凑够了,父母也松了一口气,我也很开心。
上学以后我才明白,农村里面的孩子真的是不容易,过年过去了,我至今对那个暑假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家的条件真的很艰难,父母为了让我上学付出太多太多,留下了太多的感慨。
征集志愿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征集志愿的相关内容。
一、了解政策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志愿的填报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重要的谋划“前途”的前哨战。“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要将这场“前哨战”谋划好,必须首先了解相关的招生政策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扬长避短。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了解各项招生政策及法规,尤其是招生政策的变化。近几年来,招生政策年年都在调整,每一项调整内容都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如计划类型、录取体制、录取批次、特殊院校的录取原则、特殊考生的照顾政策以及填报志愿的具体要求等都应搞清楚。做有心人,认真阅读招生机构颁发的相关材料,切忌道听途说,以免上当受骗。
第二,搜集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恰当评估自身实力。考生对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要有基本了解,包括院校地址、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毕业分配、收费标准,当年的招生计划,前三年各专业录取新生的形势、提档分数线等都应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要做客观的评估,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兴趣、特长做出合理的定位。
第三,了解各招生院校、专业的特殊要求。不少院校的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如无绘画基础者不能填报城市规划、工业造型设计;计算机专业要求数学、外语成绩好;新闻专业则对语文的要求较高等。再如有相当多的专业对身体有一定要求。因此,对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或者较好的相关科目成绩,就是总分超过录取线,都不宜报考相应的院校和专业。
二、选准目标、注意志愿之间的坡度
选准目标,主要指要慎重对待第一志愿,尽量在第一志愿中靶。一般来讲,绝大部分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院校、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不招第二志愿的考生。所以,第一志愿是靶心,选错目标,就不可能中的。大量事实证明,各个院校及各个大学的每个系,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你第一志愿填报了我的院校(或系科),说明你信任我这所院校,热爱这个专业,校方自然欢迎这样的考生。因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不闹专业情绪,安心学习;这样的考生相关科目的成绩一般较好,成才的可能性大。从录取体制看,随着高考录取体制的改革,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后,使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我们说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不重要。事实上,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一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满,需要调阅第二、三志愿甚至调配志愿考生的档案。加上教育部又特别规定,当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不得拒录第二志愿的考生,有的省市还规定了“二视一”政策(第一志愿落选,而分数又较高的考生,第二志愿可视为第一志愿),以此保证高分考生不至于落榜。因此,不能认为二、三志愿可有可无。但各个志愿间必须保持合适的梯度。在同一批院校中,各院校的名气、实力、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等,使得同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分数高低的梯度。因此在选择志愿时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安排恰当的梯度,使之成为有效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当第一志愿落选时,可用第二志愿进行“补救”,本着“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原则。因此,第二、三志愿不能随意填写,更不能无故放弃。无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有多高,但毕竟未达100%,有些重点高校还预留一定名额招第二志愿考生,也有些学校设定级差招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我们也提倡: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教育部规定,相邻志愿的分数级差不宜过大,最多不能超过20分。也就是说,当第二志愿考生总分高出第一志愿考生20分时,若其他条件符合,就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根据前几年考生填报志愿的经验表明,在处理第一和第二、三志愿的关系时,应采取第一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不轻视,第三志愿不忽视,调配志愿要表示的态度来对待。
三、知彼知已、量力而行
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要我推荐哪些学校好。我常开玩笑说,选择学校要“门当户对”才会实现理想的大学梦。所谓“门当户对”,指在选择学校和志愿时要知彼知已、量力而行。“知彼”,就是要尽量地多了解全市考生的情况,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相对位置;尽量多了解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各项政策规定,避免出现无效志愿;尽量全面了解准备报考的高校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今年在本地招生的专业及其发展方面,以往该校录取情况以及今年该校招生的各种具体规定等。“知已”,就是要正确估计自己成绩的相对位置。每年高考前,各地都要进行2-3次模拟考试(或称诊断性考试),考生可参照模拟考试的分数、名次客观分析自己高考的结果。正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量力而行”指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实力进行客观的估计,选择既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又切合自己相对位置的院校和专业,不要轻易放弃能够得到的录取机会。
四、准确定位、以志向定志愿
志愿,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意愿,是考生结合自己实际表达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因此,考生应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个准确的定位,以志向来确定志愿。考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来选择相关专业,上大学后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选择的志愿符合自己的志趣时,往往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容易取得成功。相反,有部分考生职业意愿不明确,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进入高校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以至影响今后的生活或学习,碌碌无为。且“热”与“冷”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转化。今天的“热门”,明天有可能是很难就业的“冷门”。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金融”等从上世纪90年代的“炽热”迅速变“冷”就是例子。相反,一些不冷不热的专业,如数学、物理、历史、农学等是长期需求的专业,可持续发展性强,从事这样的专业,在短时间内虽不能“发大财”,但职业寿命长,风险相对较小,甚至终生“汗涝保收”。关键要看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搞好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或工作能够得到满足,有成就感,从事这样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这样的职业就是“好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五、用好政策,好儿女志在四方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自然地理、气候、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等自然、人文状况差别较大。现在考生的父母都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饱受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之苦,都想自己的孩子能留在生活环境较好的大都市,尤其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考生,更是不愿意离开“故土”“远走他乡”。于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东部高校报考人数众多,录取分数高、竞争激烈,即使是一些历史不长、教学科研水平并不高的院校也门庭若市。而地处“新西兰”(新疆、西安、兰州)、东北、西南等相对偏避的地方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甚至生源不足。其实,在这些“边远山区”也有不少历史悠久、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学生就业率高的著名高校,如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大等。这些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好”,在很多省的录取线只有中等水平,甚至略高于当地的重点线。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好儿女志在四方,不要把目光只盯住东部大都市的高校,应把目光扩展到西北、东北、西南等地,这些地方还有地域加分(重点加5分,一般本科加10分),竞争相对较小,同时能学到好的思维方法,今后发展的前景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后还要提醒考生,志愿很重要,但再好的志愿也必须以分数为依托,志愿、专业再理想,分数不上等于空想。因此,考生应集中精力进行总复习,志愿、专业的选择不可占用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志愿和专业一旦确定,就要丢开不管,保持自信,切忌不可三心二意,道听途说、自怨自艾,影响复习和考试。
专科路标网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刚高考完,成绩不理想,怎么过自己着个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
www.szhektw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