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

2024-06-29 22:20:55 | 专科路标网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专科路标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

关于高考的学生报考志愿当中一个如何科学选择专业的问题。关于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机构是研究心理学的,关于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做了5年了,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高考学生的专业选择问题,进行到现在可以说在理论方面、在方方面面走到现在,我们感觉到还是比较成熟的。我们想今天也是把我们研究的一些成果和一些案例告诉给家长,和家长做一个交流,也能够帮助家长科学的指导孩子,将来更好的发展。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我这个主题如果起名字,应该叫做“高考志愿与孩子人生发展”,孩子如何成才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走到了人生重要十字路口。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代表着某个人的一种职业,虽然专业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所从事的某个具体职业,但基本上确定了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去年我在新浪做客的时候有一个网友问我,老师,你说专业重要,他说不重要。他说,你看现在社会上那么多人学了那个专业并不干了,转行了。我怎么回答的呢?我说这恰恰是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为什么你学了医学却想干法律工作呢?你既然觉得法律工作更好为什么刚开始不去学法学呢?难道说一个高明的医生可以不通过专业的训练吗?说明他们好多人是当初在确定自己专业的时候没有认真考虑。的确是,因为根据教育部的一向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什么情况呢?大学生当初报考志愿的时候有22.9%的人选择专业没有认真考虑,随便凑合的。有41.2%的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对号入座,看能考上哪个就上哪个。就说明这些学生缺乏主动的职业意识和未来意识。我们说我们的高考生在面对全国搞高校280多个专业,我们到底选择哪个专业?根据什么选择那些专业才是适合的呢?经过我们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给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发现各种各样的结局都不一样。我把我们所碰到的这些现象列举一下,然后给大家做一下分析。 其中刚才我提到的那个网友说的,最普遍的现象,我只考虑学校,不考虑专业,专业以后再说吧,先上了再说,尤其是我在外地讲学可能更加明显,农村能考上就不得了了,在北京稍微好一点。他们的普遍的观点是什么呢?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有名气的学校或者有牌子的学校容易成才,我说这种想法非常好,不错。因为好的学校环境好,图书藏书丰富,师资力量强,进一步学习,出国留学等等机会比普通学校优越一些,但是很多学生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考虑学校忽视了自己适合的专业。 最明显的例子,我去年接到了一个案例,一个上清华大学材料系的学生,他的母亲找我来。怎么回事呢?他的孩子上了大学了,学的电子系专业,说要退学,家长说两句就哭,说能不能想办法劝说劝说我们孩子。说能不能够先把清华大学的牌子拿到手以后咱们再重新考也行。因为那个孩子的专电说,电子系他上不下去,想重新考,怎么回事呢?他上大一的时候还没感觉,上了大二、大三的时候,电子线路、元器件等等,很让他头疼,学不下去,以至于六门课不及格,所以对他的自尊打击非常大,不是说他不能学,他实在是不想学。好多大学生跟中学教育是不一样的,上了大学并不是怎么考好,分数弄多高,主要的想法转到什么地方呢?将来我要做什么?我要在哪个方面有成就?大学生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电子专业将来从事这个工作肯定不可想象,他也不想混,所以他想重新选择得了。结果找到我们说怎么办?我对那个孩子进行了研究一番,又跟家长交流了一下,其实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是非常有特点、非常有天赋的。他的母亲跟我说了他的两个情况,说这个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古迹,说母亲带孩子一说到外面旅游,看见石碑镌刻的字,他特别爱摸,爱不释手,都不想离开。还说了一个现象,家里一买来地图,这孩子拿到手里面就铺到地下,趴上去东看西看。在我们心理学当中,他这种天赋我们称之叫空间知觉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家长包括孩子可能都忽视了,忽视他这种天然的优势,因为就为了考学嘛,所以一切都忘了,为了考上清华,所以一切都不考虑了,先挤进去再说。孩子上大一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应该去学建筑系,我们当然实施了我们心理学的科学手段,测试以后的确是明显的在建筑系方面还确实有前途,但是他没有认真思考过,只是为了想考上再说吧。 这个例子明显的是重学校轻专业。当然家长包括孩子,包括现在的家长,前天在那个礼堂讲座的时候,中科院教授的一个孩子还是这个观点,我就考北大,至于什么专业我无所谓,先上去再说。家长急的也不得了,没办法,孩子都能理解,清华、北大牌子这么好,有时候考上这个学校干吗呢?是给别人看的,带这种荣誉,但没有考虑专业问题,很容易产生重学校、轻专业的情况。 另外一种学生为什么他重学校轻专业呢?可能因为成绩中等的学生,他认为差的学校很难找工作,甚至说很难成才。我说了,这又是和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关系。我们咨询了一个学生,就因为上了甚至是复旦大学,就因为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上了大学以后不想学了,放弃了,说我考上复旦大学没有清华、北大这么响亮。上了大三了家长跟我说,我们孩子就因为这点非常压抑,压抑了几年,不想好好的学,就想混到毕业得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教育方面,因为太关注孩子的分数、考学了。都知道,学校好的,光彩,是不是这样的呢?如果我们正确的去教育孩子,其实我们说差学校也能成才的,都知道典型的毛泽东上什么学校,当代的柳传志、杨元庆上什么学校,更别说牛根生还是初中毕业。当然我们不是不上学就不好了,都是能成才的。中国微软的吴世红女士竟然自考,当了中国微软的总经理。这种成才的理念我们家庭、我们学校没有灌输他,一旦考不好觉得自己就是无能的人。 有一个考生去年咨询我,他现在发展得不错,他考了一个联合大学,非常普通。找到我了,说我这个学校将来怎么办啊?我也想成才,这个学校能成才吗?我说能成才。他说联合大学没有什么理工大学,因为本来能考上的没考上,将来怎么办?我说成才在于自己,大学里面的教育很多情况下是自己自学,老师当然很重要,很多情况是靠自己。而且上了大学以后现在大学开放性,觉得老师讲得不好可以去参加一些,甚至到北大校园多参加这方面的讲座,都可以学习,只要想学习都可以学好,他这么说信心非常足,他现在发展得非常好,现在搞了一个什么工作室,除了学习还搞了工作室,发展得不错。所以成才的理念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否则上什么大学,这是普遍的我们遇到的观念。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

什么是高考实录线和等位分?

实录线大概就是调档线,等位分其实就是通过公式把分数转换为等效的位置所对应的分数。 意思是,这是分数,不是排位。平均分是往年成绩录取平均分,调档线就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的最低控制线。

王同学某年考了700分,但全省其他考生都考了701分,王同学仍是最后一名,没有任何录取机会;而李同学某年考了10分,但其他考生都考了9分,李是第一名,所有的学校随他选(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实录线大概就是调档线,等位分其实就是通过公式把分数转换为等效的位置所对应的分数。 意思是,这是分数,不是排位。平均分是往年成绩录取平均分,调档线就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的最低控制线。



由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校招生的原则是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位录取的,因此考生的位次比考试分数更能说明情况。如:王同学某年考了700分,但全省其他考生都考了701分,王同学仍是最后一名,没有任何录取机会;而李同学某年考了10分,但其他考生都考了9分,李是第一名,所有的学校随他选。

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

《高考指南》中的实录等位分是什么?有什么用?

通过软件进行计算的。与往年高校分数比较。

等位分一种经过换算后的用来评测考生高考成绩的分数。等位分只是供考生和家长报考时用来参考的一种成绩水平评测分数,并不影响高考成绩。

等位分排除了因考试难度差异、招生计划、考生人数等变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使得考生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当年的考试分数对应位置与历年进行对比。

如:A同学2010年理科高考得分501分,换算等位分为D621.4分,而2009年488的原始分换算的等位分也是D621.4分。也就是说,2010年理科的501分和2009年488分所处位置是一样的,考生可以以这些分数去参考当年学校的录取情况。

标准分的计算

标准分仅仅考虑了考生群体自身的变化因素,而在填报志愿时,除了考生群体,还要考虑院校招生计划数、考生总人数等外部因襄的变化。同样的标准分,当年招生人数越多,考生被录取的希望就越大;如果当年招生人数相对较少,考生被录取的希望也就越小。因此,只看标准分填报志愿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专科路标网

某省2016年、2017年两年的参考人数都为50万人,2016年招生计划数为30万人,而2017年招生计划数从30万人扩大到35万人。两年排名在第32万名的考生,其成绩换算为标准分以后,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2016年可能就无法被录取,而在2017年就有被录取的机会。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家长大课堂实录:如何科学选择专业”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