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一二本合并后,不同层次大学分数怎么变?相关的问题,今天,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一二本合并后,不同层次大学分数怎么变?
继2017年山东、海南、上海等多省高考录取一二本合并后,2018年天津、广东、辽宁等省份也加入了一二本合并的大军。这里要提醒大家,批次合并后,对应不同层次的大学,分数与往年比可能会有相应的波动,报考时尤其要注意高校分数的变化,不能盲目参考往年的数据。
2018年天津、广东、辽宁实行一二本合并
天津: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分A、B两个阶段。
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关于逐步减少录取批次的相关要求,2018年继续推进本科高校录取批次合并,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普通本科批次,即普通本科仅设一个批次,分为A、B两个阶段。A阶段为公办本科高校及经批准在本批次录取的高校,B阶段为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
广东: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次”。
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涉及批次调整的招生院校,其办学性质、收费标准均不受批次调整影响而变化。批次合并后,按照录取时段划分,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为提前录取、本科录取、专科录取三个批次。
辽宁: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次”。
2018年将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艺术类本科一批调整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二批调整为本科批。
一二本合并后,各层次大学分数怎么变动
一二本合并后,以下这几类院校录取分数没有太大的变化:
1.知名度高的超级顶尖院校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分数线和排名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这类学校早已名声在外,无论怎么合并,会填报和可以考上的还是原来的那部分排名靠前的同学。
2.二本线边缘的学校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分数线和排名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这类学校录取分低主要是因为它们对考生的吸引力不足。一、二本合并后,如果学校本身宣传力度没有变化,它们将仍是录取分数在本科线边缘的考生热门候选学校,录取的还会是同一个分数段的考生。
3.往年需要补录的一本院校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分数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但不会招不满人了。
这类院校在本省原来都是按一本招生,但往往在一本线上招不满人,需要降分录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要么是地理位置偏僻,要么是名气与实力不成正比。
在不分一二本的情况下,很多考生还是想读一本学校,或者依然会根据往年分数线填报志愿,都会选择这一类的一本院校。所以,招不满人的情况会缓解,但是分数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4.录取分数线比部分二本院校低的一本院校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分数线会受到较小的影响,分数可能会有些小降。因为没有合并之前,一本考生大多会选这类末端院校保底,但是合并后考生可能不会再考虑这一点,而是直接把二本前头的院校填在前面了。不过对于学校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这类学校本身可能补录,最低录取分数线本身就会低一点的。
一二本合并后,以下这几类院校录取分数将出现较大波动:
1.一本二本同时招生的学校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原二本招生的专业分数线有可能增长。
因为过去有的院校会分一本、二本专业,各自独立招生。但在一二本合并后,就没有这一说法了,部分原一本分的考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被调剂到原二本招生的专业,那么这些专业的分数自然就会涨起来啦。
2.录取分数线比一本线高的二本学校
专科路标网
批次合并后,这类院校分数很有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尤其财经类等热门的专业。
这类院校虽然身为二本院校,但分数线却高于一本线,这有可能是因为一本考生的滑档;也有可能是因为地域、分数踩一本线不能选喜欢的学校或专业的原因,而选择当“鸡头”,选择自己喜欢的二本院校和专业。
虽然说一二本合并后,第一种情况基本就不存在了;但第二种情况的考生还是很多的。而且合并后,大家不需要考虑到原来“一本线”的概念去找一个一本院校作为保底,而是可以在保底的一本院校前直接填报二本头的学校。所以这类院校的分数线和报考人数都会见长。
一二本批次合并将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
一二本合并给考生带来的好处有以下这些:
1.对原一本线以上的高分段考生来说,本科批次合并能让他们更加受益,即使一二本合并,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
2.对原一本线附近的考生而言,合并一二本后,可以不必在上一批次的“凤尾”还是下一批次的“鸡头”中纠结。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先选择原二本的前排院校,再去考虑原一本里的末端院校。
3.广东一二本合并后,本科批设1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另外,文、理类分别设置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分两次投档录取。辽宁一二本合并后,本科批设16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另外,安排两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均设9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目大大增多。
4.广东实行一二本合并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选择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填了这个选项,就可以大大避免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对于考生来讲是个福音。
一二本合并给考生带来的弊端有以下这些:
1.对原二本线以上的高分考生来说,一二本合并后,原一本线边缘的考生会直接选择原二本的前排院校,导致这类院校竞争更加激烈,分数上涨,对原二本高分考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力,缩小这部分考生的报考空间。
2.广东实行一二本合并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选择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这看起来很值得操作,但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了,这个东西是有利有弊的,因为以往服从调剂的话一般是不会被退档的,但你填了这个选项,就相当于不是百分百接受调剂,就是还会存在退档的风险的。退档的话要么等补录,要么直接滑到专科批次了。
3.一二本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重本和普通本科的概念。但同时也使得本科批次里面增加了大量的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院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同一个批次招生,学校的区分难度加大。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将加大!像去年高考,有十几个省份二三本录取批次合并,当时就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院校太多、志愿难填。
4、一二本合并后,本科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直接使得以前很多数据失去了参考价值,增加了院校选择难度和志愿填报风险,给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及专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无论是什么情况,在填报志愿时,都不能忽视高校往年录取分数和录取位次情况。特别是位次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举个例子:你在全省排在6000名,就可以看看去年6000名上下的考生都是被哪些学校录取的。反之也适用,比如你想报考哪所大学,就可以看看以往该校录取的学生都是集中在什么位次。
小科提醒: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第一年,2018年各地考生迎来的可能是高考志愿最难填的一年!虽然是考后填报志愿,但准备必须提前,特别是家长,在这时候就该行动起来,因为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提前准备。
选高校、专业怎么做才更科学?家长、孩子的意见如何平衡?历年高校数据如何获取和应用?相关高考知识尽在科代表报考大讲堂,快来私信小科讲座,获取免费听课名额吧!精准、易用高考报考平台,就找高考科代表。
河北考试院解读:为什么要合并本科二批三批
河北考试院解读:为什么要合并本科二批三批
本二本三批次合并是指原在本二本三批录取的高校合并在一个批次内录取,是录取模式的一种优化手段。
1。为什么要合并本二、本三批次?
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往年我省本科层次分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五个录取批次。分批次进行录取,只是为便于录取工作操作,与院校性质无关。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 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从全国情况看,有的省从未设过本科三批,有的省几年前已将本科三批取 消并入了本科二批。为此,按照国家的要求,我省定于从2016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2。批次合并将对考生产生什么影响?
录取批次合并不会减少考生的录取机会。批次合并后,我省将 采取增加志愿填报数量和增加征集志愿次数的方式,确保考生录取机会不减少,同时,继续提供一分一档分数统计,考生可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 志愿。总之,对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3。我省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两个录取批次合并后院校志愿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后,我们将根据我省招 生录取工作实际情况,调整完善相关院校志愿数,适度增加本科二批相关科类的院校志愿数,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考生填报志愿的需求,进一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 险,提高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更好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和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具体调整如下:
⑴本科二批普通文理科、普通体育专业和使用联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设一志愿、二志愿和三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每个志愿可填报10所院校,二、三志愿实行征集方式。
⑵本科二批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设一、二志愿,每个志愿只填报1所院校,均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二志愿我省不统一组织志愿征集,由缺额院校直接进行志愿征集,考生要主动向招生院校联系,咨询相关事宜。
4。合并录取批次后,不同高校的收费是否有变化?
高校的收费是由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成本决定的。合并录取批次后,没有改变学校的办学性质,原来各类学校的收费管理方式不变,公办院校仍执行公办的标准收费、民办院校仍执行民办的标准收费。考生报考时,应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实际进行报考。
5。合并录取批次后,对高校和考生有什么好处?
合并录取批次后,对高校而言,公办和民办高校同等对待、 同等权利、平等竞争,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学主体作用,激励高校注重内涵式发展, 发挥自身优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对广大考生而言,我省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二批”,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一是考生可选择填报的院校空间更大 了。如:原来可能只能读本科三批民办院校的考生,现在也有机会填报公办本科院校了。二是考生可选择的专业志愿的空间更大了。公办和民办高校之间的界线消除 了后,有些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上,而是更好地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选择自己喜欢比较心仪和向往的专业了。
民办专科院校毕业只能进入民办本科院校?
1 如何做好志愿定位
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过程。体现在志愿表上,是有层次、喜好、冷热等差异的。考生或家长在进行选择之前,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最低目标,就是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选项都应该服从这个最低目标,而不应该与之产生冲突。
对不同考生而言,最低目标是不同的。有的家庭只想“有学上就行”,有的则认为“总得读个本科”。制订最低目标要考虑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等,影响实现最低目标的因素则包括目标定位是否合理、选报志愿是否正确以及今年全省考生志愿流向是否符合一般规律等等。
确定最低目标如同登梯,可以一层一层往上走。例如将最低目标定为“上大学”,往上走则可以提升到“上本科”、“上本科重点”等;如果将最低目标定为“进入本科”,则可以依次往上设定“在南京读本科”、“在南京本科院校学热门专业”等等。在“哪一层阶梯”上确定考生的最低目标,就要依据上述条件。
做好志愿定位的要点:是选项服从最低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服从选项。例如某考生510分,其最低目标定为“本科”。他既可以用“资格线”达线的身份选报本二院校,也可以等待其后的民办本科。但是该生又表示:民办不读。那岂不是自己和自己作对?能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将最低目标调高为“公办本科”,一是不放弃民办本科服从最低目标。
2 各批院校志愿如何选择
填报志愿和院校录取都是分批次进行的,有很多考生面临着选报什么批次院校的困惑。
例如在本一省控线上的考生,本一批次有望进入院校但无望选择专业;本二院校则有望同时满足院校和专业志愿,怎么选?再如达到本二省控线的考生,是从本二公办院校中不挑不拣地走呢,还是在本三选报一个心仪的院校?同样,在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之间,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公办计划之间,都会出现选什么的问题。
由于考生的价值取向各异,所以选择点不同。大致有几个方面应该考虑到:一是志愿的起点,即考生志愿定位或最低目标;二是上下批次院校志愿的承接;三是转向以扩大选择视野;四是在诸多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
如何在各批院校中做选择,其实就是个承接问题。例如某考生成绩超本一、但志愿重心在本二,那么不妨将本一志愿稍调高些,能走掉不后悔,走不掉还有本二。如果考生的成绩在本二院校处于弱势、但志愿目标又较高,那就考虑本二和本三民办院校的选项。如果不选本三,则应该尽量在本二批次走掉,并降低志愿目标以求保险;如果看重本三,则可以调高本二。
需要提醒的是:往年有不少本三达线考生放弃民办本科,执意报考专一。其考虑是以较小的投资先行进入专一,然后通过“专转本”进入本科。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办本科报考率较低而公办专科火爆、投档线反超本科。但是今年江苏“专转本”政策调整,今后“专转本”只能转入民办独立学院。这一改变会不会对今年民办本科以及公办专科的报考态势产生微妙影响,现在还未可知。但是放弃民办本科指望“专转本”的考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3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这还得回到考生的定位上去看。如果考生的最低目标是“上本科”,那应该知道本科计划包含民办本科。有的考生定位是读本科,但是非南京院校不读、非公办本科不读,其实是自相矛盾。很多人关注今年有多少所院校、招多少人、高考录取率是多少,但是加上考生自己所设的限制,这些数字就变得虚了。假如非南京不读、非公办不读,那对该生而言就不是数百所院校招生、而只剩寥寥几所院校了,70%的录取率还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不少人放弃民办本科源于认识误差。他们纠缠在民办本科的文凭样式、写什么名字、内芯是什么颜色、到了人才市场上别人认不认等等,却忽视了民办本科也是国家正规办学单位,也是国家招生计划,在政策待遇上与公办本科院校享受同样政策等实质性问题。
我不否认在就业市场上由于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有民办院校毕业生遭到拒绝或受到轻视,但那不是全部。有人受到轻视、也有人得到重用。民办本科毕业生没有政策性歧视,在工资标准、评晋职称等方面与公办本科生政策一致。
因此,为入学计、为争取本科学习机会计,只要不是经济条件原因,就不要轻易放弃民办本科。
4 选院校还是选专业
进“大门”还是进“小门”,这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化解这道难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是名牌院校,就选“大门”;如果不是名牌院校,就选专业(小门);如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则坚决选其行业背景和专业。
北京大学江苏招生组老师在南京做招生宣传时说:本科选院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也提示考生:报考研究型大学,可以淡化专业概念,因为学校实施的是通才教育。选择不是顶尖层次的院校,仍然可以采用此理念。1000多所招生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等差异,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例如“211工程院校”、“973重点资助院校”、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高职院校等等,本身层次不同,而专业建设上的差异可能更大。
排名靠前的院校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强势专业,而排名靠后、实力稍弱的院校也会有一流的专业。有的学校排名并不拔尖,但是它的某些专业是国内一流的,专业排名远远高于其院校排名。
考生要做的是获得这些院校的准确信息。还有一个考虑方向:本科后是深造还是就业。如果倾向于深造,应该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和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科;如果倾向就业,则应该更多关注学校的行业背景、就业基地和专业的应用性。
5 如何选报理想专业
考生对选报专业的兴趣应该是理性的兴趣,而不是表面的热情。曾经有不少考生表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执意要报考,但是他们的数学、物理成绩不佳也没有学习动力,更不知道计算机专业要学哪些课程。说穿了,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实则是对电脑游戏的兴趣,是将电脑游戏当作计算机专业了。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例如数学、物理不好,怎么能学好以数学、物理为核心课程的计算机专业呢?更常见的现象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专业志愿,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进入高校以后提不起专业兴趣,失去学习动力。
所谓“理性兴趣”是指考生在中学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高考选科、选报志愿基本吻合,而且也大致符合个人的发展愿景。此外,学科面比专业面宽,因此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宜宽不宜窄,在一个学科门类中,可以选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6 如何拉开志愿的梯度
平行志愿较之传统办法分享减少,但在选报时也要有风险意识。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拉开档次,形成梯度。
所谓“档次”是指院校在历年招生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差异。拉开档次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院校所处的地区,总体上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校投档线要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高于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二是学校的层次,重点高校会高于普通高校;三是历年院校招生实际录取线的差异。档次区分开了,也就形成了梯度。
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和考生限定了报考的范围,致其志愿无法拉开档次,也难以形成梯度。例如,就地区而言,在大范围有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北之分,在省内有苏南、苏北、苏中之分,但如果局限在南京,你怎么分?难道用江南江北来拉开档次不成?
还有的考生A、B、C志愿选报的都是同类院校,即使其往年录取分数线也仅仅在3-5分之间,在这样的同类院校中,又如何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呢?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将选择面放宽,然后调整好上批院校与下批院校志愿的关系,确定好填报志愿的重心位置,用上述办法调整好志愿的档次和合理梯度,力争在重心位置上命中。
7 如何看待专业和职业
考生和家长们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往往将专业等同于职业,自觉不自觉地用选择职业的眼光和尺度来选报专业,这是一大误区。
我国院校的专业设置早期源于前苏联,分类很细,职业特征明显;且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人才培养对应行业甚至岗位,计划色彩浓厚。
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整与改造,目前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已经从过去的1000多个调整为250多个,专业特征体现为宽口径、厚基础,对应的不是一种职业或岗位,而是一个领域或一个界别,适应面大大放宽。打个比方说,现在高校的专业建设犹如做裱花蛋糕:不同蛋糕的底座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上面的裱花和内容。高校按大类、院系招生后,大类或院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都是“蛋糕的底座”,都是通用的、共通的;而到了二年级以后,则开始进行专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即开始“裱花”。
到那个时候,学生就可以选择带有行业或职业倾向的了。而由于已经有了2年的专业学习,对专业自身、行业背景也有了相应的感受和认识,选择起来就比现在理性了。
8 没考好要不要复读
对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来说,复读是很多人的选项之一。究竟要不要复读,我觉得要做具体分析。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贯优异,只是在本次高考中因为伤病等意外原因严重失常,完全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他们要用复读重考来挽救失利。有的考生平时不甚用功,本次高考成绩在“临界点”上,或差点儿本科上线,或差点儿上公办,他们决意刻苦用功再考一次以突破“临界点”。
除了上述两类考生,很多的人是感到成绩不好、上不了理想学校或理想专业,不愿意去外地院校、不愿意读民办等原因选择复读再考,我觉得这部分考生面临风险。
如果选择复读,就要考虑复读的教育投入、学校选择、心理调适、时间成本等问题。首先,复读需要投入经费,目前高中落榜生复读一年的费用通常在万元以上,如果到外地县中还要“贵”;其次,选择复读学校,现在社会办学机构的高补班广告满天飞,实则鱼龙混杂,且多数不可信;第三,学生心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背上复读生的包袱极易导致心理紧张,家长也陪着心理疲劳;第四,复读要付出至少一年的时间成本,且很难看出一年后高考成绩能有多大提高。
还有一个“平台观念”:如果能够依据今年成绩进入大学学习,尽管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平台;而如果选择复读,则仍然滞留在中学应试教育平台上。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专科路标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